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已解决问题

2020年长春工业大学简介

2020年长春工业大学招生指南学院简介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1-09-28 00:25:00 解决时间:2020-11-26 10:12

满意答案

一、学院简介

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始建于1952年,建校初期是国家为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先后经历了长春工业专科学校、吉林理工学院、吉林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70年6月吉林工学院与吉林工业大学合并,1978年10月复校。2000年9月,长春煤炭工业学校、长春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吉林省轻工业设计学校并入。2002年3月,更名为长春工业大学。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三所之一的省属重点高校,2004年再次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16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院校,2020年3月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高校。

学校设南湖、北湖两个校区,坐落于长春南湖、北湖之滨,占地面积125.2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设有15个学院,54个本科专业。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吉林省一流学科3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生资格。

学校现有在籍学生22723人。其中本科生16788人,专科生3243人,硕士研究生2549人,博士研究生96人,留学生47人。现有教职工1745人,其中专任教师1234人,正高级职称教师222人,副高级职称教师479人。现有柔性 引进院士5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4 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1个,吉林省管优秀专家6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35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1人,长白山学者10人。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现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40个,2015年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获“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称号。2019年自然指数国内高校排名191位,位列省属高校第二。近五年,学校承担科研课题1900余项,获得全口径经费4.2亿余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13项、省市“双十工程”项目7项,获奖142项,省部级-等奖9项、二等奖18项。学校始终坚持科技研发工作与国家重大需求、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围绕制约传统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的关键科技问题,通过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在碳纤维、搅拌摩擦焊、ABS树脂、微纳与超精密加工、汽车安全气囊生产线、冶金节能、金属材料强韧化、功能高分子材料、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和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并在省内相应企业实现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支撑和引领我省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自强不息、志在一流”的工大精神和“ 爱国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建校68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近20万人。2004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作为全国首批吉林省首家高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近年来,学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9年学生学科竞赛跻身全国高校排行榜100强,位列第90位、吉林省高校第3位。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好、安心基层、踏实肯干、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省内高校中位于前列。曾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首批 “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审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 先后与英、美、日、韩、俄等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互派专家、学者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并与美国奥克兰大学和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4项,先后与美国密苏里大学等63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

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曾连续两次被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评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基层党组织标兵”“精神文明建设标兵 单位”和“普通高等教育先进学校”。2009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2年,学校党委荣获“ 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6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称号。
二、招生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校今年招生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我校今年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专科层次招生工作。

第三条

学校全称:长春工业大学

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层次:本科、专科

第四条学校地址

南湖校区地址:长春市朝阳区延安大街2055号

北湖校区地址: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区北远达大街3000号

第二章学历证书颁发

第五条

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教学内容,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本科毕业生由长春工业大学颁发国家规定的本科毕业证书;专科毕业生由长春工业大学颁发国家规定的专科毕业证书。

第三章收费标准

第六条学费收取标准

本科专业:机械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环境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生物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生物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化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统计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社会工作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材料物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工业设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车辆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材料化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工业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工商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电子商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市场营销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会计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财务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行政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制药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400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20元;金融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20元;法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20元;自动化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40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40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40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40元;软件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40元;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40元;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40元;信息安全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40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40元;英语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060元;日语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060元;俄语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060元;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940元;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940元;环境设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940元;动画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940元;编导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820元;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820元;广告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200元;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 ( 机械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工业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工业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电气类(中外合作办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4000元;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2000元;

高职(专科)专业:机电- -体化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500元;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500元;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500元;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500元;软件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500元;数字媒体应 用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500元;电子商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500元;数控技术 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500元;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500元。

第四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

第七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主要内容

我校按照《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要求,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入学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在家庭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级教育部门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用于解决学费和住宿费。入学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的当天,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报到。入校后,由学校核实认定后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解决学费、住宿费,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以国家助学金为主、勤工助学等为辅。

第八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校内资助政策主要内容

我校每年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4%的经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并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对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制度。学校还对学生本人或家庭遭遇突患严重疾病、火灾、洪涝等突发变故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出现困难的,经学生申请、学校核实确认后,可享受到临时困难补助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家乡遥远,路费不足而在假期无法回家探亲的也可以申请临时困难补助。

学校还通过校内奖学金、“双十佳大学生” 和“工大之星”评选、勤工助学、“爱心万里行” 经济困难学生走访等校内资助与挺进助学金等校外资助相结合,全力保障报考我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

第五章录取说明

第九条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

本科专业:英语专业只招英语考生;日语专业只招日语、英语考生;俄语专业只招俄语、英语考生;其他专业不限制考生应试外语语种,学校具备英语、日语、俄语公共外语教学条件,入学后须选择其中一门进行课程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工业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因教学特点和要求,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专科专业:不限制考生应试外语语种,学校公共外语教学为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第十条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的要求

我校无男女比例限制

第十一条经批准的身体及健康状况要求

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订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补充规定。

第十二条录取规则

学校普通专业录取时大调档比例控制在所在省份招生计划的120%以内(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控制在105%以内,终比例视各省生源情况而定。如生源省份投档比例有特殊规定则按生源省份要求执行)。

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即:首先对进档考生按照投档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再依次按考生专业志愿顺序逐个检索录取,当第一专业志愿不能录取时,检索其第二专业志愿,以此类推;当所有进档考生均通过检索录取后,所报专业志愿均不能录取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其调剂到未完成计划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进档考生投档分数相同时,普通专业考生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单科顺序:理科为数学、外语、理综合、语文;文科为语文、外语、文综合、数学。

江苏省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选测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另一门选测科目不作要求,由考生自选。水平测试科目等级达到“1B5C1合格”( 即一-门选测科目等级达到B级及以上等级,另一门选测科目等级达到C级及以上等级,4门必测科目等级达到C级及以上等级,信息技术等级必须合格),综合素质评价合格。艺术类专业必测科目等级为D级不超过三门。考生进档后,按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名,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安排专业,择优录取。同分情况下,按两门选测科目等级择优录取。优先录取的等级顺序为A+A+→A+A→A+B+-→AA-→A+B-→AB+- +A+C- AB-→B+B+→AC→B+B- →B+C→BB-→BC。等级相同时,按语文、数学、附加分之和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如仍相同,文科考生再依次按语文( 不含附加分)、数学、外语分数,理科考生再依次按数学(不含附加分)、语文、外语分数进行排序。

我校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

我校对高考改革省份考生的录取政策按照各高考改革省份的要求执行。

报考艺术类专业考生须校考合格( 我校不组织校考的省份须省统考合格),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艺术类专业省控分数线,按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分相同时,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单科顺序:外语、专业课总分、语文、文理综合、数学。综合分计算方法如下:美术类专业:综合分= (文化课成绩总分x60%) + (专业课成绩总分x 100%)。编导专业:综合分=(文化课成绩总分x 100%)+(专业课成绩总分x 100%)。对考生加分或减分照顾、降分投档及其他特殊情况的处理,按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招生考试机构的有关规定执行。

录取时,往届生与应届生一视同仁。

第十三条联系方式

学校网址: 2020年长春工业大学招生指南 http://******.cn

通讯地址:长春市延安大街2055号

联系电话: 0431 - 85914753

联系部门:招生办公室

第十四条

此章程由长春工业大学负责解释,本章程无特别要求及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招生政策执行。

答案来源于:2020年长春工业大学招生指南

  技校网数据中心 2020-11-26 10:12

类似问题答案

2020年长春工业大学艺术类学校简介
一、学校简介长春工业大学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研制、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在2004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4年,学校作为全国首批、吉林省首家高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赢得专家组高度评价(阅读详细内容)
2020年长春工业大学艺术类简介
一、学校简介长春工业大学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研制、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在2004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4年,学校作为全国首批、吉林省首家高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赢得专家组高度评价(阅读详细内容)
2020年长春工业大学简介
一、学院简介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始建于1952年,建校初期是国家为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先后经历了长春工业专科学校、吉林理工学院、吉林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70年6月吉林工学院与吉林工业大学合并,1978年10月复校。2000年9月,长春煤炭工业学校、长春(阅读详细内容)
2020年长春工业技术学校秋季简介
一、学校简介长春市技师学院(长春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始建于1979年,是以培养高级技工为主,以培养初、中级技工和短期培训为基础的一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隶属于长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学校坐落于长春市绿园区翔运街1288号,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现有在校生2000余人。学校坚持“质量为先,管理为基,人本为重,诚信为源”的办学方(阅读详细内容)
2022年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简介
一、学校简介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专门为汽车工业培养人才的公办院校。学校始终坚持“服务汽车产业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扎实推进内涵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是吉林省唯一一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吉林省首批高职本科院校申报建设单位、一汽大学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基地。学校培养的10万多名毕业生已经成(阅读详细内容)
2013年长春工程学院长春工业大学与联合承办工程硕士班专业领域简介
1.专业领域简介机械工程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各类机械装备和生产制造技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提高社会文明水准的工程领域。行业的覆盖面归纳起来可分为:机械制造设备及生产系统,工程施工机械及生产系统,材料、化工等专用生产设备及生产系统,起重、运输车辆及物流系统,农业生产机械等。根据工程技术人员工作性质,领域范围可分为:机械设备的设计、开发,机械设备的制造及管(阅读详细内容)
2021年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简介
一、学校简介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长春市教育局,是国家公办校、国家首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级重点校、国家级示范专业校、国家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中职学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中职专业群建设项目单位、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龙头学校。全日制在校生3500余人。学校现有东风(阅读详细内容)
2021年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简介
一、学校简介学校起源于1952年中国一汽创办的长春汽车技术学校,是新中国第一所专门为汽车工业培养人才的学校。1979年开办全日制专科教育,2009年由中国一汽划归长春市政府管理,是国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全国首批高职示范校,是中国一汽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基地,2019年,学校被评选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是吉林省(阅读详细内容)
最新文章
相关学校
招生信息与资讯
技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