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代码:
贵阳学院是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贵阳市金筑大学于2004年合并组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2009年,由李端棻先生1902年倡导创办的贵阳师范学校并入贵阳学院。学校2010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接受教育部审核评估,2018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坐落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校园规划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00余万册,中外文电子书计200余万种,数据库资源44个。
学校设有17个教学院(含1个学院)、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现有46个本科招生专业,涉及10个学科门类,有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专业5个。
学校面向13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留学生20人,硕士研究生30人。学校毕业生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的特色明显,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常年在贵州省高校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以上,毕业生在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城镇社区和科研设计单位就业占比逐年上升,在贵阳市内的就业比例达70%左右。
学校现有教职工955人,专任教师709人,其中教授82人、副教授282人,博硕士695人(博士186人、硕士509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管专家5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9人、省级一流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4人、市管专家10人。
学校拥有“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国家级科技服务平台5个;有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1个;
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普通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普通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6个;有省级产学研基地6个;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有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2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有国家级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教师发展中心1个、省级专业技术人员基地1个。
学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泰国加拉信大学、台湾地区国立彰化师范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等50余所境外高校达育交流与办学合作协议,已经建立起了交换生、语言生和学历生三个层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留学生国别已涵盖来自亚洲、美洲、非洲和欧洲的十多个国家。
学校坚持“突出实用、服务本地”的办学指导思想,注重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在以创新创业能力塑造为重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应用为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以“阳明学与黔学”研究为重点的服务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等三个方面初具特色。
学校按照“多科性、教学型、应用型”的总体办学定位,确立了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一流地方院校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答案来源于:2020年贵阳学院招生简章
2020年贵阳学院简介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