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经济学
专业导游:经济管理学院 范秋芳教授
专业咨询电话:(0532)86983372
Q1:经济学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经济学主要着眼于研究宏观上的生产、消费、以及商品、服务及资源的分配问题。同时,经济学也会研究政府的税收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其他管制政策对于宏观经济以及微观企业、市场参与者的影响与作用;研究市场的供给与需求问题。这些经济学领域的问题往往与微观市场参与者(包括企业、个人等)的金融决策(比如融资、投资等)紧密相连。
Q2:经济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经济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
Q3:学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1.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人。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尤其是形式化逻辑的训练。因此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和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能层层剖析、逻辑一致地加以研究。
2.要对理论学习具有较强的兴趣。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经济学培养以扎实的理论训练为重点,为下一步相关学科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奠定雄厚的基础。因此,经济学专业侧重基础技术训练和理论训练,而不是实用操作导向的训练。
3.有良好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的人。经济学作为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是将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文关怀结合得紧密的学科。
4.有国际视野和良好沟通能力的人。
Q4:在经济学专业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总体上说经济学专业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其理论偏向比较明显。大多数的课程对数学要求比较高,学习中需要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少数同学抽象化思考能力不足,数学逻辑基础不够扎实,在经济学专业课程学习中往往会非常吃力。此外,经济学又是一门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的学科,需要学生有敏锐的现实洞察力。少数同学对现实经济问题缺乏兴趣,观察力不足,从而难以深入掌握和体会经济学理论的强大分析能力,从而容易失去对经济学理论学习的兴趣。经济学专业领域融合、课程类别丰富、知识体系交叉使得学生学习任务较重,但相信通过努力,注意学习方法,本专业学生能够掌握真才实学,不至虚度光阴。
Q5:社会上是否存在对经济学专业的理解误区?
1.认为经济学就是教人们赚钱的学问。事实上,经济学并不是一门研究赚钱的学问。经济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富有和贫穷产生的原因,但是本身却并不研究如何变得富有。
2.认为经济学可以对经济运行进行准确的预测,并以此投机赚钱。经济学的确有许多理论是研究经济预测的,但是经济学的预测有严格的假设条件,现实往往比理论要复杂千百倍。因此,不能将经济学的预测完全等同于现实的预测判断。
3.认为学习经济学就是要经世济民,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问题上,人们始终要保持谦逊和谨慎。经济学尽管理论体系比较完善,研究方法比较科学,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现实问题比自然科学要更为复杂多变。简单应用不成熟的理论去改造世界,不仅不现实,也极其危险。学习经济学,更多的是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经济社会运行的背后规律。
Q6: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经济学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应该说,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层面都与经济学相关。大到国家宏观经济问题,小到个人选择决策,都涉及经济学分析。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在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需要经济学专业知识,或者说经过经济学专业训练的人,往往能更为深入、理性地认识和分析经济现象。
其实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并不是银行职员、证券人员等会操作具体实务的人员。经济学专业是基础学科,侧重经济学理论,主要培养的是理论型人才。经济学注重的是理论学习和研究。偏理论,做研究的。
利用掌握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各种经济政策,对经济现象进行解读才是经济学专业学生正宗的工作内容。比如:通过统计局报告的GDP和DPI数据,我们能够利用价格理论分析出经济的发展前景和通货膨胀的原因。
其实经济学这个专业离我们生活很近,像电视里常说的宏观调控、收入分配、GDP、CPI等都与经济学有关。比如政府如何安排税收和债券的比例,才能使宏观经济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也都需要用到经济学专业的知识。
Q7: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
我校于2001年设置了经济学专业,专业依托学校石油学科优势,坚持“服务于能源经济,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办学理念,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形成了本-硕-博、工程硕士和岗位培训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大拓展了专业办学空间,增强了社会服务功能,提高了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专业各层次的毕业生在山东省同类专业中领先,市场需求量极大,近五年来一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已为我国的石油、化工、能源、金融等行业输送了大量的高质量的技术、管理人才,用人单位反馈本专业学生基础扎实,迅速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前途和“钱”途均十分看好。并且每年都有30%左右的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在本校或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社科院研究所等深造。
就业方向具体有:
1.一种类型是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以及政府经济研究部门。中央级别的主要有财政部、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等,但是这些部门一般对学历和个人能力的要求很高,竞争异常激烈。同样,地区级的财政局、统计局、外汇局等,也是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选择方向。工作内容主要是根据需要进行数据核算、分析报告、设计统计调查计划和调查方案等。
2.毕业生的对口单位是金融系统,主要是银行、证券公司、投资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主要从事研究、分析类工作。证券业主要是各类证券公司,如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夏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光大证券等。
3.毕业生也适合进入咨询行业,如管理咨询、营销咨询、IT咨询等咨询机构及投资银行等。
Q8:经济学专业有哪些杰出校友?
尽管专业设立时间不长,经济学校友中人才辈出,且不拘一格。从青年学术精英到自主创业精英,呈现出多元化成才的态势。
■经济学吸引我的——
从教30余年来,我见证并参与了经济学专业的创建和一步步发展,从无到有,由弱而强,不断壮大,为此我感到由衷自豪和欣慰。经济学专业创建于2001年,2004年获得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并开始招生,2017年起金融学专业硕士开始招生,2010年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经济学专业建设不断完善,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依托山东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山东省能源经济管理研究中心与中国石油大学能源经济与政策研究院,形成了本科、硕士以及国际合作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未来经济学专业将瞄准经济学发展前沿,面向国家能源战略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发展需求,针对能源经济、能源金融、能源环境、能源政策等领域开展特色研究,同时服务地方经济,突出学科交叉,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全力打造具有能源特色及优势的经济学专业。我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学专业会越来越强,让我们不懈奋斗,力争上游,努力把经济学专业建设成为研究型、国际化的能源经济一流学科。
——范秋芳教授
我们的经济学是由2005年成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与2006年成立的政治经济系在2010年合并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学院教师数量多的系,也是教授多的教学系,在形成能源经济学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了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金融专硕学位授予点,每年学生就业几乎达到了100%,主要集中在银行、保险、贸易、投资、工商、税务、金融等流域,薪资高于同届毕业生20%,具有一定的专业沉淀和学术研究潜力。未来在能源经济与气候环境政策研究方向表现更加出色。
—— 高新伟教授
经济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上至社会运行,下至买菜购物,可以说经济学是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学习经济学,就是学习一种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这也是经济学吸引我的地方。学习微观经济学,我可以了解到经济个体如果在资源稀缺的情况追求效用的大化,如何在信息有限的情形下进行优的博弈;学习宏观经济学,我可以了解到社会经济的运行周期,国家是如何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个体。学好经济学可以让我们对个体对社会的认知更加深刻,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决策,去解决生活中问题,达到优的结果,这就是经济学的魅力所在。
——2010级级本科生 潘鑫馨
上大学之前一直想成为一名工程师,但入学时因为机缘巧合来到经济学专业,本以为这只是一门简单的“文科专业”,但是这四年的学习让我深深领略了经济学的魅力。首先是知识层面,经济学的知识很多都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比方说在做出选择时,我不仅仅会看到它带来的收益,更看到它背后的机会成本,指导自己做出佳选择,就像专业老师所说的“经济学节约了爱”。其次是思维层面,经济学的思维是让人收益终身的,比如“边际”的思想,根本的是通过经济学的思维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实现自己和团队的效用大化。后是情怀层面,一名优秀的经济学家应该是一个社会的医生,用自己的知识给宏观经济调控、微观经济运行出谋划策。在校期间,通过社会实践与自己主持的国家级大创项目,为我们提供了“知行合一”的机会,让我用脚步丈量的广袤的农村,用眼睛发现三农问题之症结,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农村的扶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感谢经济学培养了我的理性思维,更感谢每位老师对我的培养!
——2014级级本科生 程琨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